SpringBoot+Redis+Lua分布式限流如何实现

什么是分布式限流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很多系统都面临着并发访问量增加,导致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分布式限流成为了一种解决方案。分布式限流是指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来对并发请求进行限制,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实现分布式限流需要用到技术栈中的Redis和Lua脚本语言。

使用Redis实现限流的原理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存储系统,它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并且提供了多种数据结构,如String、Hash、List等。Redis通过提供多种数据结构来解决各类问题,其中字符串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同时它也是限流实现的关键。

令牌桶算法

实现限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算法有令牌桶算法、漏桶算法等。本文中主要介绍令牌桶算法。

令牌桶算法是一种基于固定时间间隔释放固定数量资源的算法。假如一个系统每秒钟最多接收100个用户请求,则可以设置一个令牌桶,令牌桶中每隔10毫秒放入一个令牌,每当用户请求时,系统从令牌桶中取出一个令牌来进行处理,当令牌桶中没有令牌时,系统就拒绝用户请求。

令牌桶算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不被拒绝请求的前提下,限制每个用户每秒钟的访问次数,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使用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

Redis+Lua实现限流的流程:

首先,我们在Redis中创建一个令牌桶,其中包含最大令牌数、每秒钟生成的令牌数(速率)、当前令牌数等信息。然后,使用Lua脚本实现对令牌桶的访问以及对当前令牌数的更新。当接收到用户请求时,系统会调用Redis+Lua实现的限流代码来检查当前令牌数是否足够,如果不足则拒绝该请求,否则允许该请求。

Redis+Lua实现限流的代码:

local key = KEYS[1]

local limit = tonumber(ARGV[1])

local current = tonumber(redis.call("get", key) or "0")

if current + 1 > limit then

return 0

else

redis.call("incrby", key, "1")

redis.call("expire", key, "2")

return 1

end

上述代码中:KEYS[1]代表了Redis中的Key,ARGV[1]代表了每秒钟生成的最大令牌数。代码执行的逻辑是,如果当前令牌数加1后超过最大令牌数,则返回0;否则,将当前令牌数加1,并将该Key的过期时间设置为2秒。返回1代表限流通过。

代码中使用的命令解释如下:

redis.call("get", key):从Redis中获取Key对应的值,即当前令牌数。

redis.call("incrby", key, "1"):将Key对应的值增加1。

redis.call("expire", key, "2"):设置Key的过期时间为2秒。

使用SpringBoot集成Redis和Lua实现分布式限流

在SpringBoot中集成Redis可以使用Spring Data Redis,而Spring Data Redis提供了对RedisTemplate和StringRedisTemplate的支持。下面我们演示使用Spring Data Redis集成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

步骤如下:

在pom.xml文件中添加Spring Data Redis的依赖项。

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中添加Redis的配置信息。

定义一个实现RateLimiter接口的类,该类主要用于实现令牌桶算法,并提供是否能够通过限流的方法。

在Controller中注入RateLimiter类,使用它来限制接口访问频率。

RateLimiter类的典型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RedisRateLimiter implements RateLimit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REPLENISH_SCRIPT =

"local key = KEYS[1]\n" +

"local limit = tonumber(ARGV[1])\n" +

"local current = tonumber(redis.call(\"get\", key) or \"0\")\n" +

"if current + 1 > limit then\n" +

" return 0\n" +

"else\n" +

" redis.call(\"incrby\", key, \"1\")\n" +

" redis.call(\"expire\", key, \"2\")\n" +

" return 1\n" +

"end";

private final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public RedisRateLimiter(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

this.redisTemplate = redisTemplate;

}

public boolean isWithinRateLimit(String id, int limit) {

List<String> keys =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id);

List<String> args =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String.valueOf(limit));

Long result = redisTemplate.execute(new DefaultRedisScript<>(REPLENISH_SCRIPT, Long.class), keys, args);

return result != null && result == 1;

}

}

RedisRateLimiter类介绍:

该类实现了RateLimiter接口,提供了isWithinRateLimit()方法来检查当前请求是否能够通过限流。

构造函数注入了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用于连接Redis数据库。

isWithinRateLimit()方法使用RedisTemplate的execute()方法执行Redis+Lua代码。

总结

本文介绍了使用Redis+Lua实现分布式限流的原理以及具体实现过程。 分布式限流可以在保障系统稳定性的同时,限制每个用户或者客户端每秒钟的接口访问次数,避免因为访问量过大导致系统崩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SpringBoot集成Redis+Lua来实现分布式限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本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猿码集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

数据库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