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一样吗

在现代互联网架构中,Redis作为一种高效的缓存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Redis的过程中,存在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尽管这两个术语听起来相似,但它们的性质和对系统的影响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者的异同,以及如何防范和解决这些问题。

什么是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指的是查询一条在缓存和数据库中均不存在的数据请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请求会直接打到后端数据库,导致数据库的压力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缓存穿透的原因

缓存穿透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非法或恶意请求:攻击者可能故意发起大量的无效请求来试探系统,造成缓存无效。

数据不存在:用户请求的数据本身在数据库中就不存在,导致频繁的数据库查询。

示例

例如,用户请求一个ID为99999的数据,但这个数据并不存在。当请求传入时,缓存未命中(Cache Miss),系统会直接查询数据库,结果依然是未找到数据。此时,如果这个请求频繁被调用,就会对数据库造成很大压力。

什么是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某个热点数据在缓存中失效,随后大量的请求同时打到数据库,这又会导致数据库的瞬时压力增大。与缓存穿透不同的是,缓存击穿发生的是某个具体已存在的数据。

缓存击穿的原因

缓存击穿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下:

热点数据失效:某些数据在缓存中存活一段时间后失效,此时大量用户同时请求该数据,导致数据库被瞬间打爆。

高并发请求:一个特定的商品、文章等因为受到大量请求,同时导致缓存失效,从而形成击穿。

示例

假设一款热门商品的库存信息存储在Redis中,商品的缓存设置为1小时后过期。当过了一小时后,正好在这段时间,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请求该商品的信息。这时,Redis将缓存失效,所有请求都会直接触击数据库,造成数据库负载过高,甚至崩溃。

缓存穿透与缓存击穿的区别

从以上定义和示例来看,缓存穿透和缓存击穿存在本质区别:

缓存穿透:请求的数据在数据库中不存在,导致每次都要查询数据库。

缓存击穿:请求的数据在数据库中存在,但缓存过期后,大量请求直接查询数据库。

如何防范缓存穿透

为了有效地防止缓存穿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使用布隆过滤器:在请求到达后端之前,先通过布隆过滤器判断数据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直接返回,避免查询数据库。

经过严格的参数校验:确保请求的合法性,防止无效请求直接打到后端。

如何防范缓存击穿

防止缓存击穿的方法主要有:

加锁机制:在缓存失效时,对热点数据加锁,确保只有一个请求能够查询数据库,其他请求等待,从而避免瞬时的大量数据库请求。

缓存预热:提前将热点数据加载到缓存中,以降低数据请求期间的压力。

总结

缓存穿透和缓存击穿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其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却大相径庭。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可以帮助开发者合理设计系统的缓存架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极大地降低对后端数据库的压力,保证应用的高性能运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本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猿码集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

数据库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