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Redis集群架构及对比

Redis是一款内存数据库,因其高并发、高性能、高扩展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开发领域,为应对大量数据处理的需求,Redis也提供了一种集群架构方案。

一、Redis集群介绍

Redis集群是运用多台Redis服务器共同协作完成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方案。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单机Redis无法满足高并发、容量、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满足大数据存储和高并发的应用场景。

1. Redis集群架构图

Redis集群采用了分布式的思想,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节点上存储,这里给出Redis集群的常用部署架构图。

+---------+ +----------+

| | | |

| R1 |<--------+ R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3 |<----+ R4 |

| | | |

+-----------+ +------------+

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Redis集群由4个节点组成,其中每个节点都是相对独立的,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和主从节点架构,不同的是节点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数据分发和负载均衡。在这种架构中,Redis集群要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而这正是Redis集群的设计目标。

2. Redis集群的优势

Redis集群架构采用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方式,使其具有以下优势:

1. 高可用性。 由于集群架构具有多个节点的特性,因此单节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个集群服务,从而实现了高可用性。

2. 数据分布均衡。 Redis中的数据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使得整个集群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数据存储,提升了整个集群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3. 支持在线扩展。 Redis集群支持在线扩展,所以在业务高峰期或者数据急剧增长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求对集群进行水平扩展,而不需要停止服务。

二、Redis集群对比

随着大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的日益增长,Redis集群的方案也越来越多,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方案对比。

1. Redis Sentinel

Redis Sentinel是自带的高可用解决方案,通过半数以上的Sentinel节点同意,可以达到自动故障转移的目的。

采用Redis Sentinel的应用将一个受保护的Redis主节点连接到多个Redis Sentinel节点组成的群集中。这些Redis Sentinel节点可以对Redis主节点进行监视,当发现主节点不可用时,Redis Sentinel节点将发现它,并将从节点推送为新的主节点。

优点:

1. 自带高可用,对单机系统的兼容性和管理维护成本较低。

2. 节点的监控和自动故障转移。

3. Sentinel可以执行客户验证并在安全方面帮助系统。

缺点:

1. 限制更多:单节点可承受的的请求处理能力、处理请求的数据量和内存容量等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 Sentinel节点仍然可以成为单点故障(SPOF)。

2. twemproxy

twemproxy是作为代理的分布式Redis集群方案,其主要安装在应用服务器上,是一种通过增加中间层的方式来降低单个节点负载、高可用的方案。

twemproxy采用的是client/server模式,将应用节点与Redis节点之间虚拟一个代理层,通过对请求进行调度和转发来均衡负载。在此基础上,twemproxy通过对节点之间的数据进行分片,达到对Redis集群数据的分布和管理。

优点:

1. 采用代理的方式,在多层应用之间实现负载均衡,减轻单个Redis节点的负载压力。

2. 支持读写分离,方便当Mongo出现性能瓶颈时,启用多个Mongo实例来分担流量负载。

3. 自身带一定的容错机制和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节点进行水平扩展。

缺点:

1. 编写和安装复杂度较高。

2. 由于twemproxy本身就是一个中间层,所以其并不能够更改Redis之间的网络传输速度,也无法控制Redis点过多导致的网络瓶颈问题。

3. Codis

Codis是对Redis的分布式集群方案进行重构,是一个更加开放、灵活的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节点进行动态扩展和管理。

Codis的架构主要分为Proxy、Coordinator、Redis三层。其中Coordintor层针对Redis数据分布均衡和Proxy自动伸缩,可以对其进行动态调度和伸缩。而Redis层在保证Redis本身高可用性的基础上,为上层Proxy提供数据服务。

优点:

1. 实现了多个Redis节点数据的自动分片。

2. 带有自动化代理的负载均衡,可自行伸缩、容错。

3. 易于安装和升级,且支持在线动态伸缩。

缺点:

1. 没有官方出品,社区维护相对较小,可能存在可靠性等问题。

2. 架构较为复杂,配置项较多,不是那么易于掌握。

三、结论

通过对Redis集群的介绍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单节点Redis已经无法胜任。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Redis集群方案。当业务规模不是很大时,可以选择使用Redis Sentinel进行高可用,当数据量增加并发度提升时,可以选择使用twemproxy进行负载均衡,如果需要更加灵活的集群管理,Codi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本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猿码集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

数据库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