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代码实现k-means聚类分析的思路(不使用现成

什么是k-means聚类分析?

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它将数据集分成k个不同的簇。这个算法会尝试将数据点分配到簇中,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最小,而不同簇之间的距离最大。

k-means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并且可以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运行。但是,如果初始簇心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小值。另外,在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k值。

k-means聚类分析算法步骤

k-means算法的步骤大致如下:

1. 随机初始化簇心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心。

2. 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簇

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它和每个簇心之间的距离,将其分配到最近的簇。

3. 计算新的簇心

对于每个簇,计算当前簇内的数据点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新的簇心。

4. 重复2和3,直到簇心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一直重复步骤2和3,直到簇心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使用python实现k-means聚类分析

下面我们使用Python实现k-means聚类分析。我们将使用一个带有4个特征的鸢尾花数据集。由于我们不知道数据集的真实标签,因此我们将使用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然后将结果可视化。我们将使用numpy和matplotlib库实现。

1. 导入必要的库和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导入数据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iris = load_iris()

data = iris.data

2. 实现k-means算法

def k_means(data, k, max_iter=100, seed=0):

"""

k-means聚类算法

"""

np.random.seed(seed)

# 随机初始化簇心

centers = np.random.uniform(low=data.min(axis=0), high=data.max(axis=0), size=(k, data.shape[1]))

for i in range(max_iter):

# 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簇

dist = np.linalg.norm(data[:, np.newaxis] - centers, axis=-1) # 计算数据点到每个簇心的距离

labels = np.argmin(dist, axis=-1) # 取距离最小的簇心的下标作为标签

# 计算新的簇心

for j in range(k):

centers[j] = np.mean(data[labels==j], axis=0)

return labels, centers

3. 调用k-means算法并可视化结果

labels, centers = k_means(data, k=3)

# 可视化结果

plt.scatter(data[labels==0][:, 0], data[labels==0][:, 1], color='r')

plt.scatter(data[labels==1][:, 0], data[labels==1][:, 1], color='g')

plt.scatter(data[labels==2][:, 0], data[labels==2][:, 1], color='b')

plt.scatter(centers[:, 0], centers[:, 1], marker='x', color='k', s=200)

plt.show()

运行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可视化结果:

总结

本篇文章介绍了k-means聚类算法的实现步骤,并使用Python实现了一个简单的k-means算法。了解k-means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聚类分析,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处理聚类问题。

后端开发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