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keras的深度模型训练过程及结果记录方式

一、Keras深度模型训练过程的基本概念

在机器学习中,深度模型相对于传统模型具有更多的层数和更多的参数,这种提升也使得模型训练变得复杂而艰难。Keras是一个Python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库,它提供了许多用于构建神经网络的高级抽象,同时Keras还拥有多层神经网络(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等常用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模式。

Keras的深度模型训练过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定义、模型编译、模型训练和后续预测。在这个过程中,训练模型通常需要定义一定的参数,常见的为batch_size、epochs和validation_split等。

1. 数据预处理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数据预处理是基本环节之一,因为原始的数据集往往包含噪声、异常点,而且往往存在数据不平衡的问题。数据预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删除数据噪声、归一化输入特征等方式来优化。

在Keras训练模型中,数据预处理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Keras的预处理API进行数据规范化。例如,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片段将特征规范化,在处理图像数据时,还可以使用ImageDataGenerator函数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mnist.load_data()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reshape((60000, 28 * 28))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reshape((10000, 28 * 28))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astype('float32') / 255

2. 模型定义

在开始构建深度模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模型的目标,以决定所需的网络层次结构和层数。在Keras中,可以通过Sequential()函数和add()方法来定义深度神经网络的层次结构。

例如下面的代码是一个两层全连接网络的定义,其中model对象是Keras的顶层容器,add()会将新增的层添加到顶层容器中:

from keras import models

from 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model.add(layers.Dense(51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 28,)))

model.add(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model.summary()

3. 模型编译

在模型定义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编译模型。编译是一个重要步骤,主要是为了配置模型的优化器、损失函数和性能评估。

例如下面的代码展示了对刚刚定义的两层全连接网络进行编译: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4. 模型训练

在进行模型训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的比例。对于数据集的不同类型,应该根据数据集的大小和复杂度来决定划分方式。

例如下面的代码定义了100个epoch,并且使用了批处理大小为128:

history = model.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100,

batch_size=128,

validation_split=0.2)

5. 后续预测

当我们完成深度模型的训练后,就可以使用训练完成的模型进行预测了。

例如下面的代码是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的基本示例: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test_images, test_labels)

print('test_acc:', test_acc)

二、从模型训练结果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1. 损失曲线和准确率曲线

损失曲线可以反映出模型在训练时学习到了多少知识,可以用来判断模型是否过拟合或欠拟合。准确率曲线可以评估模型在训练和验证集上的表现。在Keras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来绘制损失曲线和准确率曲线: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history_dict = history.history

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loss']

val_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history_dict['accuracy']) + 1)

plt.plot(epochs, loss_value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_value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plt.show()

2. 混淆矩阵

混淆矩阵可以反映出模型在分类任务中的表现。在Keras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来计算混淆矩阵: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

y_pred = model.predict(test_images)

y_pred_classes = np.argmax(y_pred, axis=1)

confusion_mtx = confusion_matrix(test_labels, y_pred_classes)

3. 重要性分析

在深度模型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每一层的权重和偏差值来分析模型的每一部分是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Keras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来分析每个层的权重和偏差值:

for layer in model.layers:

weights = layer.get_weights()

print(layer.name)

print(weights)

print('\n')

三、总结

Kera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API,能够快速构建深度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损失曲线、准确率曲线、混淆矩阵和重要性分析等方式来分析和优化模型。此外,Keras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常用优化器和损失函数,使我们更加接近模型的最优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本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猿码集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

后端开发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