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归档日志怎么关闭

1. 什么是归档日志

在 Oracle 数据库中,归档日志(Archive log)是一种记录数据库所有变更的日志文件。归档日志包含了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操作的详细信息,如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通过这些归档日志文件,可以实现数据的追溯和恢复,防止出现数据丢失或异常情况。

2. 为什么要关闭归档日志功能

Oracle 数据库默认开启了归档日志,当数据库进行修改操作时,会将变更信息记录在归档日志中。但是当归档日志文件过多时,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导致存储空间不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归档日志文件也会越来越多,造成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因此,在一些特殊需求下,需要关闭归档日志功能。

3. 如何关闭归档日志功能

3.1 确定是否可以关闭归档日志功能

在关闭归档日志功能之前,需要确认数据库是否可以关闭归档日志。如果数据库处于 ARCHIVELOG 模式,那么必须切换到 NOARCHIVELOG 模式才能关闭归档日志功能。可使用以下命令查询数据库是否处于 ARCHIVELOG 模式:

SQL> archive log list;

Database log mode Archive Mode

Automatic archival Enabled

Archive destination USE_DB_RECOVERY_FILE_DEST

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500

Next log sequence to archive 502

Current log sequence 502

如果输出结果中 Database log mode 是 ARCHIVELOG,则表示数据库处于 ARCHIVELOG 模式,可以进行关闭归档日志操作;如果是 NOARCHIVELOG,则表示数据库已经关闭了归档日志功能,不需要进行该操作。

3.2 备份数据库

在关闭归档日志功能之前,需要先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备份可以在数据意外丢失时保证数据可恢复,并且在关闭归档日志后还可以作为参考点,用来判断修改操作是否成功。

3.3 切换数据库到 NOARCHIVELOG 模式

在关闭归档日志之前,必须先将数据库切换到 NOARCHIVELOG 模式,并将该模式设置为默认模式。可使用以下命令将数据库切换到 NOARCHIVELOG 模式:

SQL> shutdown immediate;

SQL> startup mount;

SQL> alter database noarchivelog;

SQL> open database;

以上命令将数据库关闭之后,切换到了 mount 状态,然后将数据库设置成了 NOARCHIVELOG 模式,并最终将数据库打开。设置成功后,可使用以下命令检查是否已经关闭归档日志:

SQL> archive log list

Database log mode No Archive Mode

Automatic archival Disabled

Archive destination USE_DB_RECOVERY_FILE_DEST

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1

Current log sequence 3

可以看到 Database log mode 是 NOARCHIVELOG,代表已经关闭了归档日志功能。

3.4 删除归档日志文件

在关闭归档日志功能之后,还需要删除已有的归档日志文件。除了最近几个日志文件外,其余的归档日志文件都可以删除。可使用以下命令删除归档日志文件:

RMAN> delete archivelog all;

以上命令将删除所有的归档日志文件。

3.5 重新启用归档日志功能

如果需要重新启用归档日志功能,可使用以下命令将数据库切换回 ARCHIVELOG 模式:

SQL> shutdown immediate;

SQL> startup mount;

SQL>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SQL> open database;

然后再将 AUTOMATIC ARCHIVAL 设置为 ENABLED,就可以重新启用归档日志功能了。

4. 总结

归档日志是 Oracle 数据库默认开启的一种记录数据库所有变更的日志文件。关闭归档日志功能可以减少磁盘空间的占用,且避免日志文件过多带来的备份和恢复成本,但在操作之前需要确认数据库是否处于 ARCHIVELOG 模式,同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和删除归档日志文件等工作。当需要重新启用归档日志功能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数据库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