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偶校验
在串口通讯中,数据的传输往往需要一定的校验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偶校验是一种常见的校验方式之一。它通过对数据位中1的个数进行统计,并使得数据位中1的个数总是保持偶数个来实现校验。假设数据位中的1个数为奇数个,那么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最低有效位(LSB)插入一个校验位,使得数据位加上校验位中的1的个数变成偶数。
2. Linux 串口通讯
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进行串口通讯。用户可以使用串口设备文件来访问串口,并进行收发数据的操作。在串口通讯中,必须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而偶校验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校验方式。
3. 使用偶校验实现串口通讯
3.1 打开串口
在Linux中,打开串口设备可以使用open()函数来实现。首先需要打开并初始化串口设备: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ermios.h>
int main()
{
int fd;
struct termios oldtio, newtio;
fd = open("/dev/ttyS0", O_RDWR | O_NOCTTY); // 打开串口设备文件
if (fd < 0)
{
perror("open");
exit(1);
}
tcgetattr(fd, &oldtio); // 保存当前串口设备的配置
memset(&newtio, 0, sizeof(newtio)); // 初始化新的串口配置
// 配置串口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
newtio.c_cflag = B9600 | CS8 | CLOCAL | CREAD | PARENB | PARODD;
tcsetattr(fd, TCSANOW, &newtio); // 设置新的串口配置
// 其他串口通讯操作...
close(fd); // 关闭串口设备
return 0;
}
在上述代码中,打开的串口设备文件为"/dev/ttyS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配置串口参数时,设置了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位,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这里通过PARENB和PARODD两个宏定义来设置偶校验位。最后,使用tcsetattr()函数来将新的串口配置应用到串口设备上。
3.2 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时,可以使用write()函数将数据写入串口:
int main()
{
// ...其他代码...
char data[] = "Hello, World!";
int len = strlen(data);
int n = write(fd, data, len); // 将数据写入串口
if (n < 0)
{
perror("write");
exit(1);
}
// ...其他代码...
return 0;
}
在上述代码中,使用write()函数将"Hello, World!"字符串写入串口。write()函数返回实际写入的字节数,用于判断写入是否成功。
3.3 接收数据
接收数据时,可以使用read()函数从串口中读取数据:
int main()
{
// ...其他代码...
char buffer[10];
int n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 从串口读取数据
if (n < 0)
{
perror("read");
exit(1);
}
// ...其他代码...
return 0;
}
在上述代码中,使用read()函数从串口中读取最多10个字节的数据,并存储到buffer数组中。read()函数返回实际读取的字节数,用于判断读取是否成功。
3.4 偶校验实现
在发送数据时,为了实现偶校验,可以通过计算数据位中1的个数来确定要发送的校验位。假设在串口发送前,数据位已经存储在data数组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实现:
int main()
{
// ...其他代码...
int i;
int data_len = strlen(data);
int parity = 0;
for (i = 0; i < data_len; i++)
{
if (data[i] & 1)
{
parity++; // 统计数据位中1的个数
}
}
if (parity % 2 == 0)
{
data[data_len] = 0; // 插入一个低有效位为0的校验位
}
else
{
data[data_len] = 1; // 插入一个低有效位为1的校验位
}
// ...其他代码...
return 0;
}
在上述代码中,通过遍历数据位中的每一个字节,判断字节的最低有效位是否为1来统计数据位中1的个数。最后,如果1的个数为偶数,则插入一个低有效位为0的校验位;如果1的个数为奇数,则插入一个低有效位为1的校验位。
3.5 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在接收数据时,也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偶校验的验证。可以通过以下代码来实现:
int main()
{
// ...其他代码...
int i;
int data_len = strlen(data);
int parity = 0;
for (i = 0; i <= data_len; i++)
{
if (data[i] & 1)
{
parity++; // 统计数据位加上校验位中1的个数
}
}
if (parity % 2 == 0)
{
printf("校验通过\n");
}
else
{
printf("校验失败\n");
}
// ...其他代码...
return 0;
}
在上述代码中,通过遍历数据位加上校验位的每一个字节,判断字节的最低有效位是否为1来统计数据位加上校验位中1的个数。最后,如果1的个数为偶数,则校验通过;如果1的个数为奇数,则校验失败。
4. 总结
本文介绍了Linux下串口通讯中使用偶校验的实现方法。通过配置串口参数和使用相应的函数,我们可以方便地在Linux系统中进行串口通讯,并使用偶校验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