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img编译Linux内核:使用mkbootimg

介绍

在编译Linux内核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内核运行在设备上,需要将其打包成一个可以被启动的镜像文件。这个镜像文件就是bootimg,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kbootimg工具来编译一个可启动的bootimg镜像文件。

安装mkbootimg

首先需要安装mkbootimg,由于mkbootimg属于Android SDK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先安装Android SDK。安装完成后,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安装mkbootimg:

sudo apt-get install android-tools-adb android-tools-fastboot

编译内核

在编译内核之前,需要先配置内核。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配置:

make menuconfig

配置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进行编译:

make

使用mkbootimg生成镜像文件

在编译完成后,需要使用mkbootimg工具来生成可启动的镜像文件。使用以下命令:

mkbootimg --kernel arch/arm/boot/zImage \

--ramdisk ramdisk.img --cmdline 'console=ttyS0,115200n8' \

--base 0x80000000 --pagesize 2048 \

--output boot.img

其中,--kernel用于指定内核的镜像文件,--ramdisk用于指定ramdisk的镜像文件,--cmdline用于指定内核启动参数,--base用于指定内核运行的物理地址,--pagesize用于指定页大小,--output用于指定输出的镜像文件。

参数详解

--kernel: 指定内核的镜像文件,即编译后得到的zImage文件的路径。

--ramdisk: 指定ramdisk的镜像文件,即系统启动时需要加载的根文件系统。

--cmdline: 指定内核启动参数,即内核启动时需要传入的参数。

--base: 指定内核运行的物理地址。

--pagesize: 指定页大小。

--output: 指定输出的镜像文件。

内核启动参数

内核启动参数是用于指定内核启动时的一些参数,例如串口、系统调试、根文件系统等。在制作镜像文件时需要将这些参数传递给内核,以便内核能够正确地启动系统。

常见的内核启动参数有:

root=/dev/mmcblk0p1: 指定根文件系统的设备节点。

console=ttyS0,115200n8: 指定串口的波特率和数据位。

debug: 打开内核调试信息。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成功生成一个可启动的bootimg镜像文件。在制作镜像文件时,需要注意内核启动参数的设置,以确保内核能够正常启动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本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猿码集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

操作系统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