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解析
矩阵是我们编程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数据结构,对于一个给定的矩阵,我们需要输出矩阵的各种模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角线模式。打印矩阵的对角线模式就是按照对角线的顺序输出矩阵中的元素,如下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对角线模式输出: 1 5 2 9 6 3 13 10 7 14 11 8 15 12 16
很显然,对角线的顺序是先从左上角开始,依次向右下方遍历;当遍历到最后一行时,再从该行的下一列开始,进而向右下方遍历到最后一列。我们需要用代码来实现这个过程。
2. 解题思路
2.1 数据结构设计
我们考虑使用一个二维数组来表示矩阵;为了方便输出对角线模式,我们可以使用一个一维数组来存放每一条对角线。则一维数组的长度为矩阵中对角线的总数,也就是 m+n-1(m表示行数,n表示列数),每个位置存放一个长度为对角线元素个数的数组。
2.2 对角线遍历
对于矩阵中的每一条对角线,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变量 i 和 j 来表示其起始位置,这两个变量的初始值为 (0,0)。然后我们按照上述第一步中所述的遍历顺序,依次输出每个位置的值,并更新 i 和 j 的值,直到遍历完所有的对角线。
3. 代码实现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可以编写出如下的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vector<int>> matrix_diagonal_pattern(vector<vector<int>> matrix) {
int m = matrix.size(), n = matrix[0].size();
vector<vector<int>> res(m+n-1);
for (int k = 0; k < m; ++k) {
int i=k, j=0;
while(i>=0 && j<n) {
res[k].push_back(matrix[i][j]);
--i, ++j;
}
}
for (int k = 1; k < n; ++k) {
int i=m-1, j=k;
while(i>=0 && j<n) {
res[k+m-1].push_back(matrix[i][j]);
--i, ++j;
}
}
return res;
}
int main() {
vector<vector<int>> matrix = {
{1,2,3,4},
{5,6,7,8},
{9,10,11,12},
{13,14,15,16}
};
vector<vector<int>> res = matrix_diagonal_pattern(matrix);
for (int i = 0; i < res.size(); ++i) {
for (int j = 0; j < res[i].size(); ++j) {
cout << res[i][j] <<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4. 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打印矩阵的对角线模式。我们首先确定了数据结构的设计,即一个一维数组,其中每个元素是一个一维数组,存放了矩阵中一条对角线上的所有元素。其次,我们基于对角线的遍历顺序,定义了两个变量 i 和 j,表示对角线的起始位置,并通过循环依次输出每个对角线上的元素。最后,我们的代码实现了该思路,并通过给定的测试样例进行验证。要注意的是,在代码中我们需要保证数组下标不越界,即当遍历到边界时需要及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