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维平面上,从原点到达点「d, 0」所需的跳跃次数

1. 算法思路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优化,避免无用的跳跃。我们可以通过找规律来确定算法的实现方式。

首先,我们发现从原点跳到「d,0」的最短跳跃次数等于点「d,0」的横坐标。

但是,如果点「d,0」的横坐标是奇数,我们需要先跳到「d-1,0」再跳到点「d,0」,这样总共需要跳跃两次;如果点「d,0」的横坐标是偶数,我们只需要一次跳跃就可以到达点「d,0」。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点「d,0」的横坐标的奇偶性来确定最短跳跃次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将点「d,0」的横坐标转换为二进制表示,然后判断二进制表示中最后一位(即个位)是否为1,如果是1,说明点「d,0」的横坐标是奇数,需要跳跃两次;如果是0,说明点「d,0」的横坐标是偶数,只需要跳跃一次。

2. 代码实现

2.1 C++代码实现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d;

cin >> d;

int jump_times;

if (d % 2 == 0) // 如果点「d,0」的横坐标是偶数,只需要跳跃一次

{

jump_times = d / 2;

}

else // 如果点「d,0」的横坐标是奇数,需要跳跃两次

{

jump_times = d / 2 + 1;

}

cout << jump_times << endl;

return 0;

}

2.2 Python代码实现

d = int(input())

if d % 2 == 0: # 如果点「d,0」的横坐标是偶数,只需要跳跃一次

jump_times = d // 2

else: # 如果点「d,0」的横坐标是奇数,需要跳跃两次

jump_times = d // 2 + 1

print(jump_times)

3. 时间复杂度分析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只需要进行一次判断和一次计算。

4. 空间复杂度分析

本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只需要存储输入的数据和计算得到的结果。

后端开发标签